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家政行业证书乱象。其中北京母婴服务协会被指在月嫂培训时存在随意发证等问题,不培训也能发证,发证机构五花八门,有些还是“山寨”机构。杭州佳洁士家政公司,他们声称不用参加培训就能办理月嫂上岗证,记者交纳了650元,办理了一本******月嫂证,颁证机构为“******科技人才培养工程管理中心”。
记者通过******工商企业查询系统和民政部中国社会组织网,都无法查询到这个所谓的“******科技人才培养工程管理中心”。在另一家机构,国际母婴健康保健协会,他们还在替其他发放月嫂证的机构招募代理商,如中国职业教育协会,而记者查询民政部网站,早在2016年5月,中国职业教育协会就被民政部门确认为山寨社团......
据不完全统计,截止到2016年底全国共有60多万个家政公司,家政服务从业人员2844万。但是,如此大规模的家政服务业却鱼龙混杂、缺乏监管,而“黑家政”、“黑保姆”现象却层出不穷。
就普通家政公司而言他们的服务所覆盖的范围一般只有所在小区,再大也不过小区所在的周边区域,很难达成规模,在规模如此小的情况下这些家政公司又是怎么赚钱的呢?消费者深受其害,究其原因还是出现在这些家政公司的利益上!
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明白了“黑家政”、“黑保姆”产生的根本原因!这些家政公司规模小,他们赚钱的方式总结一句话就是——卖出后,一律不负责!
当消费者发现这些问题,找到“黑家政”时,他们的真实面目才显露出来。一问三不知、三不管,甚至要么拒接电话关机,你拿着合同去法院,发现里面都是霸王条款,即使官司打赢了,这些“黑家政”改一块牌匾又另起门户,欺骗其他消费者。甚至,这些“黑家政”还会教唆保姆和他们的家人去你家里闹事,打砸门窗、威胁小孩。而很多时候,我们的消费者为了家人的安全以及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,也就草草了事,不再追究,殊不知,这些都是“黑家政”在背后的指使。
“黑家政”的潜规则远不止以上这些他们为了赚取中介费,无所不用其极。用户收费没有固定标准,都是看“人”定价好说话不在乎钱的就多要点,签一单是一单,至于品牌形象,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品牌,更谈不上形象维护!更不会考虑消费者的感受,完全都是为了自身利益!
如何识别“黑家政”?
首先,看办公场所是否规范,是否是可供验证的品牌;
其次,看工作人员是不是具备家政行业专业知识,对保姆身份、健康情况没有校验,有无服务合同或用工协议;
第三,是否提供售后服务,具体服务有哪些;
第四,是否有成熟的费用体系,并在官微或APP上都可查询。
而“黑家政”收费标准不透明,看“人”定价,合同没有注明收费情况,对后期更换、退费等含糊其辞,最终出现问题时,需要另收费等。
所以,要更好地维护个人权益,也为了家人安全与健康,新乡市家庭服务业协会温馨提醒大家一定要对“黑家政”say no!